践行教育家精神 培育妫川时代新人(二)
延庆报

2025-09-12 18:55 语音播报


  那些“小勇士”的笑容
  是她和团队最珍贵的勋章


延庆区庆园幼儿园党支部书记、园长 安辛
  “一群人、一条心、一件事,一定行!”这是延庆区庆园幼儿园党支部书记、园长安辛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从2021年5月初她刚到幼儿园时面对的空操场,到如今沙水池、滑道错落有致,墙角下四季有景、绿树成荫,这些充满童趣的场景背后,是安辛与庆园团队以“为孩子”为初心的并肩坚守。
  2023年10月27日的园长办公会,是庆园团队发展历程中难以忘怀的一幕。园所刚刚圆满完成市级开放活动,获得了高度认可。大家的喜悦还未散去,安辛便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提议:“按计划,下周举办幼儿小勇士赛,大家看行吗?”会议室瞬间陷入寂静——这是幼儿园建园以来首次组织近千人的园外大型活动,经验、设备、场地、安全等方面几乎一片空白。
  “老师们为开放活动刚扒了一层皮,该喘口气了。”“时间太紧,根本来不及!”“家长不一定领情,万一被投诉就是费力不讨好。”“明年再弄吧!”质疑与担忧接连响起。安辛理解大家的疲惫,却更放不下孩子们的成长,“我知道大家辛苦!但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真实体验,天气预报说马上降温,再等就不适合野外活动了。我们能等,孩子的成长不能等。只要为了孩子好,咱们就得干!”
  沉默过后,总务胡园长率先表态:“书记,别说了!只要是为了孩子,哪怕再掉一层皮、再熬十个通宵,我们也得干!因为庆园人的心,永远是围着孩子在跳!”
  接下来的一周,世园公园成了庆园团队的“第二战场”。大家分头行动,胡园长带队进场布置设备,高园长领着老师排查安全隐患,园里园外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。难题接踵而至:攀爬架因物流延迟,在距活动开场不到两小时才安装完毕,年过半百的老书记二话不说,爬上架子,一截一截检查绷带,筑牢安全防线;180斤的赵老师为让等待的孩子不受冻,硬是把20分钟的热身操跳成了50分钟,汗水浸透衣衫;年轻的聂老师本来只需领跑第一个班,却陪着十几个班级跑完了全程,只为给每个孩子一种仪式感;关卡处的老师们,每句话、每个动作都重复了几百次。
  当最后一个孩子冲过终点,举着脏兮兮的小手喊出“老师,我摔倒了是自己爬起来的,我当小勇士啦!”时,家长们的感言早已刷爆朋友圈。一位妈妈写道:“原来我的孩子比我想象的更勇敢。”那一刻,安辛更加笃定:教育最美的样子,就是拼尽全力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光芒。
  四年间,在安辛的带领下,庆园幼儿园首创“小勇士赛”教会孩子勇敢,举办“校园独立夜”培养孩子自理能力,开展“国防教育周”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。曾经不敢滑滑梯的男孩成了滑冰队小健将,总躲在角落的女孩在舞台上绽放光彩。如今,幼儿园的墙上挂满奖牌,但在安辛心中,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,才是最珍贵的“勋章”。
  有人问:“你们是不是太‘卷’了?”安辛总是笑着回应:“如果说‘卷’,我们卷的是谁更懂孩子,谁把心更贴近孩子。”面对“做庆园的老师是不是特别辛苦”的疑问,她点头承认,却也骄傲地说:“我们的老师都说,做庆园的老师真酷!”
  用温柔捂热心房
  让“小刺猬”变成暖心娃


延庆区第四幼儿园教师 王雪
  “王老师,谢谢您!是您让我们放心!”说起延庆区第四幼儿园教师王雪,大一班幼儿涵涵的奶奶满心感激,她亲眼见证了王雪以爱心与智慧,将曾经“浑身带刺”的小孙子,温暖成阳光开朗的模样。
  涵涵3岁起辗转多所幼儿园,转到四幼时,因妈妈不在身边,性格变得倔强暴躁,稍不顺心就摔东西、哭闹,甚至与小朋友发生争执。这让照顾他的奶奶整日忧心忡忡,不知如何解开孩子心里的结。
  是王老师用最柔软的方式,一点点融化了涵涵坚硬的铠甲。一次开放日,涵涵孤零零坐在角落,对玩具看都不看。王老师轻声说:“涵涵,你来当玩具管理员好不好?”谁知他“哗啦”一下把积木全掀到地上!正当奶奶焦急不已时,却见王老师蹲下来,递过一块小抹布:“你看这些积木,像不像迷路的小兔子?它们找不到家多着急呀。”涵涵愣了几秒,竟然怯生生地拿起抹布,一块块收拾起积木来。没过多久,王雪就给孩子奶奶发来一段视频:镜头里的涵涵不仅能自己收拾玩具,还主动帮小朋友整理,小脸通红,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自豪。看到孙子的转变,奶奶既开心又感动,忍不住红了眼眶。
  今年母亲节期间,涵涵奶奶因病住院。让她没想到的是,儿子突然发来一段视频:镜头里的涵涵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绞着小手对着屏幕喊:“奶奶!王老师说您像天上的月亮,会一直陪着我!”紧接着,王雪的声音传来:“涵涵,想奶奶了吗?要不要抱抱她?”涵涵立刻把脸贴紧屏幕,睫毛上还挂着泪珠,认真地说:“奶奶,王老师说你最听我的话,那你要好好吃药,我们等你回来。”隔着冰冷的手机屏幕,奶奶仿佛摸到了孙子软乎乎的小脸,这份暖心的牵挂,让她无比动容。
  如今的涵涵早已褪去“小刺猬”的模样,会主动牵起小朋友的手,会把最爱的饼干分给同学,每天都蹦蹦跳跳地跑进幼儿园。在孩子奶奶看来,是王雪用蹲下身说话的温柔、轻声细语的鼓励,给了孩子最安全的港湾和勇气的源泉;是王雪用智慧点亮了孩子懵懂的世界,用爱焐热了他们的家。“我老了,陪着涵涵的时间有限,但看着他学会了爱别人,有王老师这样的好老师陪着,我彻底放心了!”
  学生口中的“郭超人”
  不是天生强大,只是爱得用心


延庆区第四小学教师 郭富华
  如果有一个人每天早上站在班级门口对每一名同学说“要加油呀”“你好帅啊”“坐端正呀”,你觉得她算不算超人?如果有一个人已经快到“知天命”的年龄,依然每天和学生同跑步、同吃饭、同上课,她算不算超人?如果有一个人就像侦探一样把学生们点点滴滴的表现记得密密麻麻,坚持一年又一年,她算不算超人?延庆区第四小学的郭富华老师就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“郭超人”。
  她曾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“老大难”班级:上课铃响后教室依旧喧闹,卫生评比屡屡垫底,科任老师提起都摇头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她没有急于批评整改,而是捧着一本墨绿色的本子走进教室,提出了“成长记账制度”:“从今天起,我们把每个错误都记下来,也把每点进步都写上去,让这本册子见证大家的改变。”起初,学生们偷偷叫这本本子“黑账本”,却没料到它会慢慢变成装满肯定与鼓励的“星光册”。
  她的“记账”从不是冰冷的批评,而是充满温度的引导。有一次,一名学生因抢篮球撞翻了垃圾桶,蹲在地上手足无措。郭富华见状立刻蹲下身子,和他一起收拾散落的垃圾,哪怕碎玻璃渣扎进橡胶手套也毫不在意,还轻声安慰:“知道错了就不算坏事,下次多注意就好,就像你上次主动帮同学搬书,也是特别棒的事。”随后,她在“星光册”上认真写下“主动承认错误,积极弥补过失”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文字上,也照进了学生的心里。
  为了帮这个班级彻底蜕变,郭富华倾注了大量心血。每天午休时,她会提前手写奖状,送给有进步的学生,用正向激励点燃他们的信心;科任老师反馈的问题,被她转化为“星光册”上清晰的“明日小目标”,陪着学生一一整改;她还主动联系家长,邀请他们共同记录孩子的家庭表现,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。渐渐地,班级风气悄然改变:课堂上的小动作少了,主动举手的人多了;卫生角的杂物整齐了,流动红旗也终于在教室门口“扎了根”。学期末,这个曾经的“乱班”还获评了区级先进班集体。
  在学生眼里,郭老师就像“全天候守护者”:清晨和他们一起迎接早读,课间陪着跑步锻炼,午餐时坐在餐桌旁聊聊家常,就连谁的坐姿不端正、谁的作业有进步、谁最近情绪低落,都逃不过她的眼睛。有学生生病缺课,她会抽时间上门补课;有学生性格内向,她会特意安排小组任务帮其融入集体;遇到学生闹矛盾,她总能耐心调解,引导他们学会包容。
  家长们常说:“把孩子交给郭老师,我们一百个放心。”毕业的学生回校探望时,第一个要找的永远是“郭超人”;同事们提起她,都称赞她“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”。而郭富华总说:“我不是什么超人,只是愿意多花点时间、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。”这本“星光册”上的每一笔记录,都是她深耕教育的初心,也是学生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印记。
  一斤8毛钱到一盘88元
  玉米身价“倍增”的秘密


延庆区旧县镇教育助理 孟和平(右一)
  在乡亲们心里,孟和平是那个能把地里普通玉米变成“致富宝”的能人。在旧县镇,玉米曾是再普通不过的庄稼,村里玉米大多按斤贱卖,乡亲们收入甚微。教育助理孟和平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让玉米“身价倍增”,带着大伙把“粮袋子”变成“钱袋子”。
  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:“能不能让玉米跳出粮仓,变成高档餐桌上的美味?”这个想法一提出,就遭到了彻头彻尾的质疑。同事劝他:“你是教育助理,管好学校就行了,折腾什么美食?”民俗户们更是摇头:“玉米?蒸窝头、贴饼子谁不会?还能做出什么花样?”但孟和平没有放弃,他坚信,教育不仅能教孩子读书,也能帮乡亲致富。
  为了让想法落地,孟和平成了“两头跑”的“联络员”。他一边向镇里争取支持,一边联系延庆区职业学院的烹饪专家。面对民俗户的犹豫,他挨家挨户上门劝说:“学点新本事,客人来了能端出花样,还怕赚不到钱?”
  区职业学院雷厉风行,立刻组建研发团队,由部长田毅敏和名师吴玉忠带队,专门设计“农家版”玉米宴课程。为了让课程更接地气,老师们甚至把厨房搬到了镇文化活动中心,手把手教大家和面、雕花、摆盘。
  2023年延庆美食大赛前夕,孟和平与乡亲们“泡”在厨房半个月,反复试验每一道菜。他们给玉米卷取名“花开富贵”,给五彩蒸糕取名“堆金积玉”,还给每道菜编了故事标签。比赛当天,玉米宴惊艳全场,最终一举夺魁!
  从那以后,玉米宴火了!玉米不再是论斤卖的粗粮,而是按份卖的高端菜品,价格翻了十多倍。一位大姐笑着说:“以前卖棒粒儿,一斤才块八毛钱,现在一盘能卖88元!”更让人惊喜的是,玉米宴还带动了周边产业。玉米面点心成了伴手礼,游客争相购买;村里的闲置劳动力被唤醒,专门加工玉米食品,有了收入。2024年,延庆区“三名”工程评选中,玉米宴再次大放异彩,专家们赞叹:“这不仅是美食,更是文化!”
  现在,只要提起孟和平,乡亲们都竖大拇指:“多亏了和平,咱的玉米变成了‘金疙瘩’,日子越过越红火!”而孟和平总说:“大家一起富,才是真的富。”他用智慧和实干,让小小的玉米撑起了乡村振兴的“大产业”,成了乡亲们最信赖的致富领路人。
  本版统筹:区教委

打开APP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