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乙化
延庆报

2025-08-01 11:06 语音播报


  (上接第3057期第4版)
  第四章
  1
  我爹在丰宁和滦平战斗的生活非常艰苦。这里地处塞外,经济凋敝,民不聊生。由于毗邻伪满洲国中心统治区,当地群众长期接受奴化教育,一些人精神麻木,胆小怕事,对八路军持怀疑甚至敌视态度,军民远未形成鱼水关系。在这种条件下寻求生存与发展,十团既有饿死的危险,也有窒息的可能。但是,我爹坚守“健全自己,影响旁人”的信条,对自己严格要求,对干部严格要求,行军时每人负重40斤,谁也不例外——干部使用短枪,分量不够,就每人加背一个米袋子;对战士们同样严格要求,谁违反纪律了就严惩,该打则打,该罚则罚。这样一来,官兵关系、军民关系更加和谐,队伍凝聚力、战斗力大大提高。
  有一段时间,他们在丰宁大草坪附近活动,青黄不接,食粮短缺。团部跟老乡打招呼,先掰老乡们的青玉米吃,秋后用公粮偿还,老乡表示同意。一天早上,司务长王辅臣拿着两根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子,放在我爹面前:“团长,快尝尝鲜吧!快吃顿饱饭!”刚出锅的鲜棒子飘着香味,我爹肚子咕咕叫起来,可他看着面前那两个又粗又长的棒子,问道:“每个战士都是两根吗?”司务长忠厚老实,一向不说假话,此时却支吾起来:“是……大家都有,您快吃吧!”我爹顿生疑窦,盯着他的眼睛,司务长却不敢看他,自己低下了头。王辅臣知道团长的脾气,他对每一件事都非常认真。他从不搞特殊。可这阵子,司务长看他瘦了许多,两腮塌陷,困倦的眼睛带着血丝,络腮胡子又黑又长,就有些心疼他。此时,他见我爹缓缓地摇着头,两腮的胡子翘起来,就知道他动感情了——我爹一动感情,胡子就翘起来。
  “王辅臣同志,你的意思我明白,谢谢你。不过……”他走到他跟前,拍着他的肩膀,“走,咱们到伙房看看去!”说着,他拿起那两根棒子,走出大门。
  伙房门前,战士们手上拿着棒子,一边狼吞虎咽地吃,一边互相说笑。大家见团长来了,知道有事儿,说笑声停止了。
  “同志们呐,吃得香吗?”我爹问。他走到大家跟前,看看这个,又瞧瞧那个,发现他们手上的棒子只有一根,而且没有自己的大,粒也没有自己的饱满。他大步流星走到伙房里,把自己的两根棒子拿出一根,放到锅里,对司务长说:“我只吃一个,多余的那个给战士们吃吧。”
  司务长不乐意地说:“棒子都分完了,每人一个,多出一个给谁啊?!”
  “看把你愁的,我帮你分!”说完他从锅里捞出那根棒子,走到院子东边两个机枪手旁边,把棒子一掰两半,“你们俩活儿重,每人增加半个!”
  机枪手接过半个棒子的时候,眉开眼笑。我爹回头看了眼司务长,得意地说:“这有啥难?不就解决了吗?”
  司务长无奈地摇摇头,两眼湿润。
  这件事一传十,十传百,三里五村的老乡都听说了,他们对这支队伍刮目相看了。(未完待续)


打开APP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