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庆报
2025-08-01 11:05
7月29日,珍珠泉乡、四海镇在经历连续强降雨后,转移安置工作有序推进。记者先后前往珍珠泉乡政府附近安置点和四海镇小溪嘟嘟安置点、四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探访受灾群众生活。安置点内,大家生活有保障、需求有回应,临时家园里暖意融融。
走进珍珠泉乡政府附近安置点,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。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,正开心地唠着家常,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。不远处,安置点的厨房内灶火正旺,弥漫着诱人的饭菜香气。厨师们手法娴熟,不一会儿,一盘色泽红亮、香气扑鼻的鱼香肉丝便出锅了。案板上摆放着精心调制的凉菜,看着清爽可口,掀开锅盖,香甜的米饭和圆滚滚的馒头冒着热气出了锅。
“这几天,我们早上5点就开始忙活,一会儿村民吃完午饭,收拾完就要开始准备晚饭。咱就一门心思把饭菜做好,让村民们在这儿吃饱、吃好。”珍珠泉乡政府附近安置点、天香源农家院厨师竹立敏说。
到了用餐时间,村民们自觉排起整齐的队伍,有序领取餐食。“奶奶,这个鱼香肉丝真好吃,跟饭馆里做的一样”“我就爱吃熬酸菜”“这个馒头比我在家蒸得好”……大家边吃边聊着,简单的餐食,裹着家的味道,不仅温暖了村民们的胃,更温暖了他们的心。
祁奎堂今年71岁,是珍珠泉乡桃条沟村村民,也是7月28日下午转移到安置点的16名老人之一。“这个地方真好,干净、好看,还能洗热水澡,一日三餐调着花样给俺们做,好,真好。”祁奎堂说。一个“好”字,道出了转移群众们心里的满意与知足。
截至29日,珍珠泉乡共设立了13个安置点,成功转移人员532人。为了让转移群众住得舒服一些,乡政府精心挑选了条件比较好的民宿和农家乐,基础设施均十分完善,水电供应稳定,网络畅通,村民可以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。同时,乡政府还贴心地为村民准备了矿泉水、洗漱用品等生活物资,确保大家在安置期间生活不受影响。
除了生活上的悉心照料,珍珠泉乡还格外关注转移群众的健康。珍珠泉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定期来到安置点,为老人们进行细致的身体检查,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,给予专业的健康建议。同时,珍珠泉乡还为村民准备了藿香正气水、降压药等必需药品,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,让大家能够安心地在这里生活。
在这场与风雨的较量中,珍珠泉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,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温暖防线。
四海镇的小溪嘟嘟临时安置点同样温馨热闹。强降雨发生后,四海镇第一时间启动了转移安置预案。截至29日上午,小溪嘟嘟安置点已妥善接收了388名需要避险的村民。
安置点房间内,生活用品一应俱全,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热水器、充电插板等设施。房间外,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村民分发牛奶、面包等应急食品。远处不时有老人和孩子在休息区轻声交谈,整个安置点暖意融融。
临近中午,安置点的厨房飘出饭菜香。工作人员正围着灶台忙碌,炒锅里的青菜滋滋作响,蒸好的米饭冒着热气。打饭时,大家自觉排起队伍,工作人员主动接过老人手中的餐盘,把饭菜一一盛好递过去。村民们有的坐在餐桌旁用餐,有的端着餐盘和邻里聊起家常,一碗热汤、一碟家常菜,让大家在临时安置点里吃出了“家的味道”。
在安置点一角,65岁的四海镇西沟里村村民李杰正在床上休息。谈及此次转移和安置,他难掩激动之情。“晚上8点,村委会组织我们从家里出来,那会儿正下大雨,到这儿大概9点多。住这儿挺舒服的,一日三餐吃得好,住得也安心。村干部跑前跑后,把我们照顾得特别好。”
与此同时,四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组工作人员携带医疗设备来到安置点。他们逐一对村民进行健康巡诊——给老人量血压、询问慢性病患者用药情况、提醒大家注意雨天保暖。针对行动不便的村民,医生还特意走到床边细致检查。
巡诊时,工作人员了解到,有村民的亲属家所在区域未受灾害影响,村民希望前去亲属家居住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临时安置点的工作小组立刻核实亲属住址,随后协调车辆将村民安全送达。医护人员还特意叮嘱了用药和雨天防滑等注意事项,在确认村民身体状态稳定后才离开,临走时还留下了联系电话并嘱咐:“有任何不舒服,随时给我们打电话。”
据悉,为保障安置点正常运行,四海镇协调多部门成立专班,27日晚已储备2100人份应急食品、500套被褥等物资;工作人员每天进行2次全面消杀,定时清理生活垃圾。从快速转移到贴心安置,从生活保障到医疗护航,四海镇用细致的服务让受灾群众在风雨中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。